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

「高堡奇人」日德瓜分北美(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)



在台灣要是如此拍攝這類題材,少不得被罵到臭頭:光鮮的納粹卐字標章和皇軍太陽旗幟四處張掛飄揚,黨衛軍和憲兵隊街頭耀武揚威,鏡頭分別放在1962年的紐約和舊金山。怎麼回事?軸心國打贏二次大戰,日德瓜分北美,原本的美利堅合眾國,以洛磯山脈為界,東邊三分之二歸納粹,太平洋沿岸成為日本屬地,兩者之間則是南北狹長的中立區。這是影集開場時所設定的歷史背景。

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「老鷹想飛」觀於松菸誠品

一部兼具知性與感性的電影。老鷹先生沈振中老師,投入廿年以上時間為黑鳶立傳,記錄臺灣日漸惡化的自然環境,與瀕臨絕種的老鷹所面對的生存問題。

知性的部份,是比較沉重的。密集的人口,高度的開發,農工業經濟活動所造成的汙染,使高居食物鏈頂端的老鷹,面對棲地和食物來源減少的艱鉅環境,成為瀕危動物。將廿年濃縮成85分鐘的電影,主題之一便是探索老鷹幾近滅絕的原因。片中和國外對比,高度開發的日本、人口集中的香港,都不乏黑鳶的蹤跡,至少活躍程度遠高於台灣。原因是黑鳶食腐,即使在城市中,也不難找到食物。相對落後的印度,一個垃圾場聚集的黑鳶,數量便高於台灣全島的估計值。經由長年觀察抽絲剝繭,發現經由食物鏈層層傳遞的農藥,可能是滅絕台灣黑鳶的元兇。黑鳶捕食活物,也吃腐屍,農藥累積造成慢性中毒;甚至農民佈放田間的老鼠藥,偶而被誤認為食物,沾上一點就掛了。掠食者的繁殖速度遠不及害蟲鼠輩,久而久之,族群數量只有江河日下。


感性的部份,則在於投入自己黃金歲月的沈振中老師,對鳥類無窮盡的大愛。廿年的期約與承諾,絕不止於探究瀕危緣由。多少人能夠傾其所有,過著家徒四壁的苦行僧式生活,為了野外非我族類的生命上山下海、任勞任怨 ?月復一月、年復一年的長期觀察記錄,這份痴迷執著,如果缺乏「愛」為支撐,應該是萬萬難以達到的。

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漫談007「惡魔四伏Spectre」



還不錯看,007電影該有的都沒少。唯一費解的是,有些影評提到本片「深度」勝於往昔。那是啥米碗糕?龐德落水的深度嗎?

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

「聖母峰」雜感補遺(Everest, 2015)



柯P對不起國家民族,放了颱風假;小老百姓若不善加利用,未免對不起他,決定振興經濟,去看電影。這年頭上電影院,若沒啥強過自家客廳的地方,又對不起自己荷包,於是選上這部有3D IMAX的「聖母峰」。劇情是關於1996年,一日之間八人殞命的聖母峰攀登史上重大山難事件。因為劇中不小心提到「台灣隊」,回家翻查資料,發現一些電影中沒露口風的事,特此筆記。

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

華工血淚地獄之輪(Hell on Wheels)



講述美國太平洋鐵道開拓過程的影集「地獄之輪(Hell on Wheels)」,前四季相繼介紹歐洲移民、非裔黑人、印地安人以及摩門教徒等參與鐵路建設各色人等,第五季起終於出現默默無聞的重要角色──華人。編劇頗有誠意地,甚至交待了若干時代背景,包括過去從未橫向思考的中美歷史對照,特此筆記。

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

剛毅島奇案(Fortitude,雪島迷蹤)



剛毅島(Fortitude)是故事中虛構的北極小島,由科研基地發展成小鎮,有自己的行政系統,屬挪威管轄。以其國際性質,多國公約協定,一旦發生司法案件,涉案人員母國有權派遣觀察員。此地號稱世上最詳和角落,警力只有區區四人,從未發生暴力,直到一名英國公民慘死,蘇格蘭場派員協助調查。

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
時間的女兒、白王后與塔中小王子疑案



寫「倫敦塔暗黑史」的時候,資料帶出塵封已久、關於英國玫瑰戰爭期間(1455~1485)故事的兩段回憶。其中「白王后」是根據菲莉帕.葛列格里(Philippa Gregory)同名小說改編的劇集,由三個女人的視角,描寫這場打了三十年的內戰。另一段則是約瑟芬·鐵伊(Josephine Tey)的推理小說「時間的女兒」,著眼在戰爭結束前,兩名約克家族的小王子,被拘禁在倫敦塔,隨後神秘失蹤的疑案。後世史家大都相信兩個小王子遭到謀殺,然而「誰幹的?」卻人言言殊,成為千古疑雲。「白王后」時間跨度大,人物如過江之鯽,但被害的小王子,正是白王后本人的親生兒子,因此在劇終之前,也提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。

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

Predestination (超時空攔截/宿命論)



還不錯看的科幻電影,儘管前半段一點都不像。相信大多數觀眾走出電影院都會嘖嘖稱奇,不論感覺很扯,還是歡喜讚嘆。為免破壞驚奇,建議看完電影再讀本文。因為談論本片而不爆雷,幾近不可能,這大概也是一種宿命。

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

私刑教育‧捍衛任務‧即刻救援3(The Equalizer, John Wick, Taken 3)



幾個月來連看三部題材角色、甚至內容都神似雷同的片子,除了證明原創果然不易,好萊塢跟風如潮之外,也提供觀眾一丁點比較電影學樂趣。先看相同的部份:

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

末世餘生亡者再臨(The Leftovers and Resurrection)



很有趣地看了兩部富奇幻色彩的影集,主題意旨極其接近,事件型態卻完全相反。「末世餘生The Leftovers」說的是你的某些親朋故舊突然憑空消失;「亡者再臨Resurrection」則是你已然辭世的親朋故舊,不知何故突然間回來。探討的都是芸芸眾生面對生死大事,如何調整、適應的過程與發展,差別在於:一個「噗」的一聲,活生生的人不見去;另一個卻是「噗」的一聲,死掉的人活生生冒出來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按照過去看「LOST」之類影集的經驗,編劇大概到世界末日也打死不肯說。一則不太可能搿出什麼說得過去的理由,一則理由其實不重要。跟殭屍一樣,那便是設計好的情境,接受它,然後往下看,得了。

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

絕命毒師 Breaking Bad



這部影集五個季度共62集,原頻道首播早在2013年九月底告一段落。本來對什麼高中化學老師製毒販毒的題材並不太感興趣,最近有人推薦,才發現好評如潮,找來一口氣看完,果非浪得虛名,特此介紹。

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

KANO‧青少棒揚威記


標題可能有點奇怪,主要是看完「KANO」電影當下,憶起小學時代風行的那套漫畫。不僅同屬棒球勵志題材,連終章情節也小有雷同。我是說手指受傷流血,卻忍痛投完全場那段。當年那套東洋漫畫有中文翻譯,所有角色都取了漢名。今天這部台灣人拍的日本片,不靠字幕卻幾乎完全聽不懂。也是有趣的對照。

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

馬可波羅(Marco Polo)


長假裡一口氣看完Netflix頻道新劇「馬可波羅(Marco Polo)」,複習了一下關於元世祖忽必烈這個人的故事。是的,劇本當然是馬可波羅的故事。我沒讀過那本著名的遊記,據說其真實性屢遭質疑(稍後會說明為什麼)。但從影片第一季十集看來,更像是以忽必烈朝廷為核心的演義。畢竟馬可波羅剛到大都,只是個受忽必烈垂青的拉丁小鬼,除了談點小情小愛,沒什麼大作為。忽必烈則從擊敗其弟阿里不哥,確立大汗之位,直演到南征滅宋,更像是主角。雖然為了效果和便於說故事,人物史蹟多有移花接木、乾坤大挪移,和正史有段差距。不過小說演義向來比史書好看得多,君不見襄陽城頭有了郭靖,就比正牌守將呂氏兄弟精彩萬倍。所以這方面便不計較了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