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「倫敦塔暗黑史」的時候,資料帶出塵封已久、關於英國玫瑰戰爭期間(1455~1485)故事的兩段回憶。其中「白王后」是根據菲莉帕.葛列格里(Philippa Gregory)同名小說改編的劇集,由三個女人的視角,描寫這場打了三十年的內戰。另一段則是約瑟芬·鐵伊(Josephine Tey)的推理小說「時間的女兒」,著眼在戰爭結束前,兩名約克家族的小王子,被拘禁在倫敦塔,隨後神秘失蹤的疑案。後世史家大都相信兩個小王子遭到謀殺,然而「誰幹的?」卻人言言殊,成為千古疑雲。「白王后」時間跨度大,人物如過江之鯽,但被害的小王子,正是白王后本人的親生兒子,因此在劇終之前,也提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。
內戰的源頭始於1399年,不得人心的國王理查二世,被王室旁支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四世推翻。另一旁支約克家族,認為自己血緣更近,理當繼承王位,不斷發動政爭企圖奪權。礙於連續兩任蘭開斯特國王都很強勢,亨利五世更是軍功彪炳,一直到軟弱的亨利六世盡失人心,才終於找到機會。野心勃勃的約克公爵理查聯合盟友逼宮,被強悍的王后瑪格麗特逐出朝廷,雙方決裂劍拔弩張,戰事於焉爆發。
約克三兄弟,居中是長兄愛德華,右首是三弟理查
「玫瑰戰爭」一詞出於百年後莎士比亞歷史劇,以雙方家徽分別用紅玫瑰(蘭開斯特)和白玫瑰(約克)為圖案而得名。雙方都是金雀花王朝旁系,卻演出一場長達三十年的紅白大對抗。兩虎相爭的結果,卻讓旁系的旁支,威爾斯的都鐸家撿到便宜,開創都鐸王朝。更由於雙方血緣相近,實則是堂兄弟間的混戰,支持者勢力範圍犬牙交錯,戰爭期間叛變倒戈、手足相殘屢見不鮮。前述約克的理查,兵敗被俘砍了頭,幾年後他的長子愛德華擊退瑪格麗特王后,即位為愛德華四世,把她沒用的老公殺了。「白王后」便是愛德華的老婆。兩邊搖擺的權臣串通愛德華的二弟喬治叛變,卻被三弟理查率兵解救。這位三弟則是後來的理查三世,在兄長猝逝後拘禁王儲(也就是前述小王子)自立為王,於是成為謀殺案的頭號嫌疑人。兩年後理查三世與亨利都鐸交鋒陣亡,後者即位為亨利七世,金雀花王朝就此覆滅。
叛變的喬治和救駕的理查
塔中小王子是愛德華四世的王儲小愛德華和弟弟小理查,被拘禁時分別為12歲和九歲,關進倫敦塔後不久,就沒有他們現身的記錄。後世咸信遭到謀害,但什麼時間點,卻因為無跡可尋而難以確定,也就缺乏指出兇手的決定性證據。1674年倫敦塔整修期間,工人在中央白塔附近掘出兩具小孩骨架,當時認為屬於兩位小王子而移葬西敏寺。1933年一度開棺勘驗,卻發現損毀嚴重,且混雜一些不明動物骨骼,無從辨識更無法得出確切結論。1789年在溫莎城堡,修繕愛德華四世墓時,意外發現兩具較小的棺木,也有人懷疑是兩個小王子。官方說法則是屬於白王后的另兩個小孩。近年來不斷有歷史愛好者要求開棺,以新技術如DNA、放射性碳定年法等重新勘驗,英國王室從未應允。
頭一個指理查三世為兇手的,是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大臣,《烏托邦》作者湯瑪斯·摩爾,他的說法成為幾世紀來的主流。莎士比亞寫作「理查三世」劇本的時候,也以之為藍本,把理查三世描繪成陰險的駝子,心機重算計深。隨著莎翁著作流芳百世,理查三世也跟著遺臭萬年。然而主流觀點長期以來一直遭受挑戰。譬如以異於常人的身體特徵表達卑劣的人格特質,是當時劇作家慣用手法,實則沒有證據顯示理查三世是駝背。摩爾的著作成於小王子失蹤後三十年,被認為想當然耳的成份居多。他的立論基礎則來自亨利七世時代貴族,也不是第一手資料。由於亨利七世一手埋葬金雀花王朝,抹黑前朝可能性高,立場也備受質疑。「時間的女兒」以推理小說形式,綜合歷代以來的反對意見,為理查三世平反,同時指出,亨利七世才是最可能的兇手。
細節便不多說,有興趣請看原著。「時間的女兒」書名引自法蘭西斯‧培根語「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, not of authority.(真相是時間的女兒,而非屬於當權者)」。真相在事發當時,往往因掌權者需要而遭到扭曲竄改,但終究會在時間長河裡淘篩洗練而還其本來面目。有趣的是,1951年出版的這本推理小說,其中重要論點,也遭到1970年代出土的新證據推翻。2009年出版的「白王后」則吸納「時間的女兒」的論證精華,輔以新證據,推演出自己的一套理論。由於小王子疑案相對全書只是花絮,平鋪直敘帶過,並沒有什麼懸念,但說不妨。
白王后與愛德華四世
前面說原著以三個女人的視角描寫玫瑰戰爭,除了白王后伊莉莎白·伍德維爾(Elizabeth Woodville)之外,還有亨利都鐸的娘、紅太后(註一)瑪格麗特·博福特(Margaret Beaufort),以及權臣沃里克(Warwick)伯爵(註二)的女兒安妮·內維爾(Anne Neville),嫁給理查三世,後來也成為王后。白王后出身寒微,父親只是富農階級,宮廷裡的貴族瞧不起,全仗愛德華四世寵愛有加。為求自保,她廣進親信,卻引起敵對勢力不滿,其中又以內維爾家族為最。安妮的父親倒戈投向蘭開斯特陣營,斬了白王后的父親立威,結下深仇大怨;後來雖敗陣而死,朝中暗樁仍多,伺機而動。
理查三世加冕登基
愛德華四世在位期間,尚能保持平衡,一旦猝逝,權力版圖立即面臨改組。白王后希望理查秉持一貫忠心扶持她的兒子,理查原本也沒有篡位野心。然而內維爾勢力擔心伍德維爾家取得大位,就會對他們趕盡殺絕;紅太后則為了替兒子製造機會,四處穿針引線搧風點火。一連串誤會使理查決心對伍德維爾家採取行動,於是監禁小王子,並藉由宣稱白王后與愛德華的婚約無效,排除她兒子的繼承權,進而自己登上寶座。理查念在兄長情份,不願對兩個侄兒下殺手,但他的妻子和紅太后都認為必須除此後患,分別設計陷害。小王子終於被殺,兇手雖不明朗,總出於兩個女人之一的策劃安排。理查聞訊趕回,私下與白王后會面對質,才發覺雙方都被玩弄。
亨利都鐸贏得王冠,紅太后夙願得償
儘管理查自信滿滿,認為都鐸家不成氣候,但天有不測風雲,善戰者竟然馬失前蹄陣亡沙場。亨利都鐸領兵進京稱王,是為亨利七世。然而政敵滿朝,都鐸家孤掌難鳴,在老媽安排下,亨利迎娶白王后的女兒,形式上使紅白雙方復合,天下歸於一統,穩住政局。等亨利坐穩龍椅,才開始肅清政敵。這是後來部份史家質疑,亨利才是小王子疑案真正兇手的主因。
少年亨利都鐸,由叔父帶往法國避風,與母親告別
儘管小說和影集都獲得英國方面的極高讚譽,做為不熟悉英國歷史的外國讀者,必須說,兩者都不是那麼容易消化。人物眾多,名字卻都差不多,滿街都是亨利理查愛德華,又不時雙方游走,更加混淆,所以看完以後這麼久,也沒想提筆為文。倒是在「時間的女兒」書中提到的一個有趣現象,主角以特定事件命名為「東尼潘帝(Tonypandy)」,一直銘記在心,可以拿來提一提。
所謂「東尼潘帝」現象,是指眾所週知的事件,真相和報導有差距甚至相反,目擊者或知情者卻刻意不加解釋澄清,以致以訛傳訛積非成是。「東尼潘帝」指1910年威爾斯煤礦罷工事件,報載時任內政部長邱吉爾(即二戰時的首相邱吉爾)派兵鎮壓造成流血,成為邱吉爾仕途長期陰影,終其一生在威爾斯不受歡迎。然而實情據說是有軍隊而無鎮壓,小打小鬧擦傷破皮罷了。只是當事人大肆渲染,地方人士不滿中央干預落井下石,軍方辯解則無人相信,讓邱吉爾背了一輩子黑鍋。書中舉幾個類似例子,以「東尼潘帝」總稱,進而猜想,理查三世殺小王子,會不會也是個「東尼潘帝」?反正理查人都死了無從辯駁,儘量往他頭上堆糞可也。
當然,翻案需要紮實證據,或至少合理懷疑。本案證據趨近於零,不過讓官方說法受到質疑,發掘其他人涉案的可能性,也算功德一件。若說學到什麼東西,就是歷史由人撰寫,主觀難免,於不疑處有疑,才是冶學之道。課綱無論怎麼改,都會有人想呼攏你,唯有靈台清明,不受導引左右,才能真正接近事實──所謂時間的女兒。
沃里克伯爵是支持愛德華四世的重要力量,後來倒戈
註一,The Red Queen,相對於白王后,本來應該指紅方的王后。不過瑪格麗特·博福特並沒有當上國王的老婆,而是在亨利七世即位後,成為國王的媽。以中文來說,稱太后較為準確。瑪格麗特的王室血緣追溯到一個世紀前的愛德華三世,說起來頗為遙遠,卻是都鐸家在重視血統的王位爭奪戰中唯一張本。
註二,沃里克伯爵理查‧內維爾(Richard Neville)是當代風雲人物,權傾一時,游走雙方陣營,左右國王人選,時稱「國王製造機(Kingmaker)」。不過和小王子疑案無關,因而未加著墨。
沃里克伯爵權傾一時,游走雙方,號稱國王製造機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5/09/06 20:17:46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》
01. hiro812 2015/09/11 16:46
畫風很像冰與火之歌
格主於 2015/09/13 13:40回覆
冰與火之歌似乎是以中世紀不列顛為藍本,畫風相近應該有可能。
延伸閱讀
解開英王室驚悚謀殺之謎查爾斯違抗母命力挺檢測DNA - 國際 - 中時新聞網
DNA檢測充其量只能證明骨骸是否屬於所謂塔中小王子,要推論凶手是誰,還需要進一步證據,但總是個開始。
困難之處在於發現骨骸的位置,不太可能是第一現場,又經過移動,幾百年前古人應該也沒有保存跡證的概念,使證據侷限於骨骸本身。若能確定是本人,或許可以透過骨齡推測死亡時間。理查三世於1483/4/9篡位,1485/8/22駕崩,窗口約兩年出頭;小王子生於1470,信心多少,則要看精密度如何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