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

從人工智慧到真實人類 (Humans, HUM∀NS)


引文:張系國「誰來晚餐?

估狗的阿發狗(AlphaGO)擊敗人類棋王,引發諸般議論聯想。引文中提及一個有趣想法,由機器人充當老年照護。畢竟許多國家(包括台灣)都逐步邁入高齡化,孤單老人的照顧,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。想起去年AMC(陰屍路 Walking Dead 的出品公司)製作的影集「Humans」 (寫成 HUM∀NS),描寫一個由機器人擔當居家照護責任的未來社會。其中一條支線,便是威廉赫特(William Hurt)飾演的孤獨長者,和照顧他的機器人之間的互動。與張文對照,挺有意思。


「Humans」由AMC和英國Channel 4聯合製作,在倫敦拍攝,主要演員大多是英國人。原型來自幾年前的瑞典劇「Real Humans」,主要探討能夠通過圖靈測驗(註)、外表與真人一般無貳的機器人,如何融入人類社會,為人所接納,甚至,他們本身願不願意融入與被接納?能夠通過圖靈測驗的機器人,距離具備自主意識又有多遠?

照顧小孩的機器人

瑞典原版比較近乎科學,對問題的探討也深入,頗有硬派科幻的趣味。只是劇情走向非人化(Non-human。片名Real Humans其實是反諷:誰才真正是human?),片子不長還好,竟然出現第二季,就不太想追啦。英美版改編重拍,加重感情因素,雖然哲學探討難免薄弱,假設能吸引到陰屍路的部份觀眾,就不會虧本了。沒有機器人幫你煮,大家也都還要吃飯嘛。

老人家對更新機器人有意見

威廉赫特飾演的孤僻老頭,大約是未來高齡化社會的縮影:無妻無子,朋友亦不多,跟誰都不往來。政府提供一部機器人負責照顧,久而久之難免有感情。幾年後有效期限將屆,得報廢更新,老人家硬不給換,乾脆藏起來謊稱遺失。社會局送來一部新機器人,卻不得老人家歡心,鎮日冷戰。原來舊款是大男孩造型,頭腦簡單百依百順;新型則是管家婆老媽子,成天盯著血壓脈搏,不吃藥就跟在屁股後頭碎碎唸,老人家只有躲在窩藏舊機器人的庫房裡,才有片刻安寧。可是機器用久了總會落漆,小男生開始秀逗,怎麼辦呢?

寧可留下乖兒子,感情是舊的好

故事主線是一個高度依賴機器人從事家庭照顧和粗重勞力的社會(讓你想到什麼?)。擬真人形機器人的出現,一方面更容易融入常民生活,一方面則激起一部份人的反彈。擔心或實質上工作被取代的人,覺得長此以往人類終將滅亡的人,乃至根深柢固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人,主張抑制甚至禁止擬真人的應用,抗議之餘,更不惜付諸行動。然而真正有需要的人,如前述孤獨長者、重病殘疾需要長期照顧者、乃至一般父母都必須工作的雙薪家庭,卻覺得擬真人對他們大有幫助,比素不相識的自然人要有人情味得多;反對者若非出於自私,就是不知民間疾苦。雙方就此議題吵得不可開交之際,很少自然人注意到,一股暗流正靜靜蔓延:極少數擬真人,開始有了自主意識。

機器人照顧一家大小,威脅主婦的地位

人工智慧發展到機器自主意識,想像中應該還很遙遠。然而也不過數年之前,幾乎沒有人認為短期內電腦下圍棋有機會勝過人腦。智慧的萌發,所謂啟蒙,有點像在成熟環境下的一點星火,各方進行無數努力培養醞釀,最後會在那裡迸現,卻是難以預料。劇中科學家發現他寫的程式碼能夠觸發自主意識,未知出於私心抑或憂慮,決定不公開發表,但也捨不得銷毀,藏在最珍愛的機器人腦中,並隨著他的逝世而湮沒。或許是冥冥天意,這段碼終於啟動。季末的劇情走向,暗示覺醒後的擬真人有革命可能。星火是否燎原,且拭目以待。

機器人也可以照顧宅男

註:圖靈測驗由圖靈於1950年所提出,係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測試標準。見維基百科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6/04/03 11:28:3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