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

克拉蘇的末日



看完斯巴達克斯大結局,粉絲們大概對追剿奴隸兵團的羅馬將領克拉蘇恨得牙癢。克拉蘇本質上是個生意人,羅馬史上有數的鉅富,但軍事非其所長,敉平奴隸抗爭算是最高成就。十八年後他率軍入侵安息帝國,就因戰略錯誤及臨場指揮失當,導致全軍覆沒,連自己和兒子的性命都賠上。趁這個機會當床邊故事講講,讓粉絲們解解恨。


話說克拉蘇與凱撒、龐貝三巨頭結盟,十餘年間縱橫羅馬政壇,先後擔任最高執政官,繼而出任外省總督。後者尤其是肥缺,集軍政大權於一身,又沒有元老院牽絆,等於獨立為王。BC55年三雄密議瓜分,分別取得敘利亞、高盧與西班牙。克拉蘇特別開心,因為當時西歐多為蠻荒之地,中東、西亞則是古文明搖籃,富庶豐饒,有機會為他富可敵國的財產再添一筆。在他赴任之前,便盤算對盤踞今伊朗一帶的安息帝國開戰立威,劃清疆界,爭取兩強之間小國歸附。

安息帝國是遊牧民族起家的西亞強權,逐步向西擴張,和東進的羅馬共和國交會於幼發拉底河,以之劃分勢力範圍。安息人嫻熟弓馬精於騎射,橫掃西亞;羅馬則以步兵方陣見長,打遍地中海無敵手。雙方對決不僅在軍事陣法,也在政治制度。羅馬採行募兵制,擁有隨時聽命出征的半職業化軍團。安息則是鬆散的封建邦聯,其君主雖然號稱萬王之王,實際上是由境內諸王國部落家族共同推舉,團結程度要看元首聲望高低。兩三年前剛打完一場內戰,短期內動員的能力有限。此所以史家批評,儘管克拉蘇剛上任便派兵驅趕幼發拉底河沿岸安息官員,等同宣戰,卻直到來年春天,半年之後才正式出征,給安息人集結兵力所需的時間,是屬戰略上第一個錯誤。

第二個錯誤則是,兩強間的亞美尼亞王國,聽說克拉蘇有意開戰,親率六千騎兵來見,表示可提供馬步兵四萬助陣,甚至提議借道自己國家迂迴進攻,因為亞美尼亞山地不利安息騎兵,也可以確保羅馬軍團補給無虞。不知出於猜疑或其他考量,克拉蘇婉拒亞美尼亞王,只要求他防護側翼,國王掃興而歸。克拉蘇仍然決定由兩河流域平原出擊,果然遭安息騎兵痛擊,兵敗身亡。

災難性的失敗往往不能歸咎於單一因素,而是一連串錯誤的結果。兩國第一次交兵,雙方都知對手了得,不敢掉以輕心。然而安息人功課做得較為充足,情報正確,臨場調度靈活,終於獲得一場出乎意外的大勝。克拉蘇則對羅馬軍團攻無不克的戰力過度自信,認為以手頭七個軍團、馬步合計近四萬的兵力,沒有道理輸給安息。加上聽信中東小國Edessa國王的建言,認為按安息人的習性,倘若一開始作戰失利,便會將兩河流域富庶城市全數遷往東方,把空城留給羅馬人。對於將戰爭視為買賣的克拉蘇,沒有戰利品的勝利等於蝕本,無法接受。因此他的作戰計畫,從頭就是積極尋求與安息主力決戰加以殲滅,進而將兩河流域納入囊中。

安息方面的算盤,則打得謹慎許多。以半年時間,安息王也集結一支約四萬騎的大軍。他不清楚羅馬實力如何,但偵得亞美尼亞等鄰邦不穩,有意漁翁得利,因此決定親率主力進攻亞美尼亞,先翦除側翼威脅;同時分兵一萬騎,由親信將領蘇雷納率領迎戰克拉蘇,但原始企圖只是遲滯羅馬軍團並試探其戰力,待解決北方敵人後,再回師合圍。

克拉蘇卻一直誤以為安息主力會出現在兩河流域。當探子偵得幼發拉底河對岸沙漠區出現大量馬蹄印時,他判斷安息主力已到,遂下令全軍渡河,深入沙漠追擊。這是他所犯的第三個、可能也是最大的錯誤。因為來自歐陸的戰士不耐沙漠氣候,連續三天強行軍人疲馬乏,尚未接敵,戰力便已折損大半。等到敵人終於現身,發現遠較預期為少,對克拉蘇卻不但不是喜訊,反而是災難的開始。

蘇雷納是安息名將,前此數年助現任國王贏得內戰,功勳彪炳。戰前他便多方探聽羅馬兵法,並研究反制之道。譬如羅馬雖以步兵為主,但方陣堅不可摧,百人一隊所組成的方陣進退一體,可攻可守。敵人不論步騎,身陷陣中便是死路一條。即使用弓箭遠射,羅馬士兵以密集盾牌,組成形同龜甲的防禦陣式,可以有效降低傷亡,等對手把箭放完,又是生龍活虎。西亞諸國多以騎兵為主,卻輸多贏少,這也是克拉蘇小觑安息帝國的原因之一。

然而這回蘇雷納有備而來。先引誘對手深入沙漠削弱戰力,再善用騎兵的速度趨近放箭,迫使羅馬人採防禦隊形。起初以重裝鐵甲騎兵衝擊,發現即使如此虛弱,龜甲陣依舊牢不可破,蘇雷納立刻改變戰法,以輕騎兵包圍敵方的大方陣,連續快速放射。放箭時不加瞄準,只是朝天猛發。因為方陣密集,隨便落在那裡,都能擊中什麼目標;而箭支墜落的勢頭增加穿透力,造成更大的破壞。羅馬人不是沒遇過這種陣仗,通常一旦箭支放光,只能拼刀槍時,就輪到方陣發威了。這天奇怪的是,敵人的箭袋似乎取之不竭用之不盡,盾牌都快射爛了,箭雨卻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。

羅馬指揮官不得不注意到,敵方騎兵繞著方陣把箭射完之後,便奔回己方取箭再射。仔細一瞧,安息陣中竟有一支上千匹駱駝組成的馱隊,個個滿載箭袋!隨著傷亡逐漸擴大,克拉蘇心急如焚;再不主動出擊,簡直坐以待斃。於是他下令自己兒子,率麾下六千步騎出陣迎擊。安息騎兵見狀掉轉奔逃,小克拉蘇當即策馬直追,卻不料是自投羅網,一頭撞進死門。

如果克拉蘇像蘇雷納一樣用功,研究過安息戰法,就會知道「回馬箭」是安息騎兵的慣技。長於馬背的遊牧民族,弓箭是陪著長大的玩具,不但能向前射,逃跑時還能朝背後發箭。他們所用的弓,也比歐洲弓輕巧、彈性佳、射程遠。跑給對方追,即使同樣比箭術,也是抵消敵人的速度,加大自己的射程,穩賺不賠。等到小克拉蘇發覺,己方的箭搆不著敵人,對方卻一支支又準又狠,等於坐著挨打的時候,已經時不我予,落入陷阱之中。

蘇雷納命輕騎兵猛踢沙地,攪得塵土飛揚,讓小克拉蘇難辨東西南北,再派出裝甲鐵騎衝擊。這種重騎兵有如今日坦克,專用來打亂敵軍陣線。適才對戰龜甲方陣雖然無功,但野戰正是得其所哉。小克拉蘇的步騎混合大隊,不多時就被衝得七零八落,全軍覆沒。

小克拉蘇被蘇雷納的騎士砍下腦袋,用馬槍挑起,到羅馬方陣前耀武揚威。克拉蘇大怒,下令進攻。安息軍知道方陣厲害,並不近戰,仍以輕騎兵放箭、出現空隙再以鐵騎衝擊的戰法纏鬥。如此戰至天黑,羅馬死傷狼藉,卻始終難以接近對手。雙方鳴金收兵。

克拉蘇情知大勢已去,決定連夜撤退。為求迅速脫離戰場,下令拋棄無法行動的傷員。次日清晨安息騎兵掩至,發現約四、五千名傷兵匍匐在戰場。蘇雷納可不想要這麻煩,下令盡數殺了,繼續追擊克拉蘇。克拉蘇逃到附近的卡雷城,後來這次戰役即以此命名。安息騎兵很快追上,但惡鬥一整天的雙方都無力再戰,只隔著城牆叫囂。這時消息傳來,安息王在亞美尼亞旗開得勝,亞美尼亞王已經認輸並結盟對抗羅馬。夜裡克拉蘇深感不安,決定棄城而走,羅馬軍至此潰散。後來克拉蘇逃到北方一座小山丘上,被蘇雷納圍困時,仍有七千兵馬,然而士兵已經不肯為他而戰,以近乎兵變的方式逼他議和,卻在蘇雷納帳中不知何故一言不合,被砍了腦袋,克拉蘇便如此結束這場令他名譽掃地的戰爭。


關於他的死有幾個傳說,包括安息王用熔化的金子灌入其口中,或腦袋被安息王拿去當足球踢。但這些情節不見載於史籍,大約是演義故事的成份居多。蘇雷納雖然取得一場匪夷所思的大勝,他的下場卻也未見高明。傳說或許由於功高震主,沒多久蘇雷納就被老闆幹掉,他的功蹟也從有限的安息史籍中一筆抹殺,後人反而要看羅馬史冊,才知道這號人物存在。就連蘇雷納也不是真名,據說因為他的貴族名號太長,羅馬人記不住,便取其最後兩字連綴來稱呼。

跟隨克拉蘇東征的四萬人,約半數陣亡或失蹤,一萬人被俘,只有一萬左右狼狽逃回根據地。傳說有一支散兵後來輾轉流落到中國,安置在甘肅驪軒,至今仍有其後裔。不過這個說法爭議頗大,畢竟年代久遠,直接證據可以說等於零,多半憑蛛絲馬跡推論,就姑妄聽之吧!

寫到這裡,斯巴達克斯粉絲們的心情會不會好些呢?其實那年頭政治玩家真正能頤養天年全身而退得善終者並不太多。三巨頭中另外兩位,龐貝一樣掉了腦袋,凱撒倒臥血泊之中。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,沒有人能一世張狂吧!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3/04/17 00:48:59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  2013/09/29 09:01

寫的很好. 

格主於 2013/09/29 19:03回覆

Fox恭喜恭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