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日版故事主線不脫原作,但融入日本歷史,以明治初年(1869~1880,大約和一般西部片年代相當)天寒地凍的北海道為背景。當時北海道是日本的北大荒,本土罪犯的窩藏與流放地。經略未久,當局大力壓制、「教化」原住民,強迫說日語、改變傳統生活習慣。這段不知是否受「賽德克‧巴萊」影響,也不知是否與導演為朝鮮裔有關,姑妄記之。情節雖屬點綴,卻也豐潤了整個故事,免於純口水之譏。

同為天涯淪落人,俱是滿臉刀疤
幕末不願歸順朝廷的武士,部份遁入北海道藏身。其中渡邊謙飾演的主人公,原是幕府軍中悍將,人稱「劊子手」,殺人無算。將軍退位,新政府成立後懸賞緝拿。他逃往北海道,娶原住民為妻,在海畔刻苦度日,匆匆十載。這年歉收孩子挨餓,在舊日同僚慫恿下,挖出鏽蝕的佩刀,去賺妓女賞金。警長的角色則是當地駐警署長,掌生殺大權,平日作威作福,也是土豪一枚。情節鋪陳、人物設定大體遵循原作,唯在細節上表現不同趣味。

北海道曠野風光是一大視覺享受,秉持日片明亮乾淨的攝影風格,簡直比國家地理還吸引人。時代劇少不了的武士刀,訴說著一段歷史的終結:再怎麼武藝精湛,也快不過槍子兒。如果說美版喟嘆西部槍客的沒落,日版則低吟武士道的黃昏。本片被署長拿來開刀修理的,便是裝束舉止都極為派頭的傳統武士(與美版的English Bob相輝映),自詡劍術超卓,卻受制於一列長槍,不及拔劍便被打成豬頭。另有一段插曲頗為有趣:渡邊謙一行三人伏擊混在一群開拓民(前往北海道開墾的移民)當中的目標,先以長槍駁火,發現開拓民一方使用無法連發的火繩槍,竟樂不可支,趁對方裝填火藥,高舉長刀衝鋒,彷彿那個時代又回來了

儘管到最後,渡邊謙依舊以神劍無敵,殺敗包括署長在內的駐警。但孤掌難鳴,畢竟無法抵擋層層疊疊而來的軍警,只有選擇逃亡一途。和背景設定在德川幕府初年、武士道如日中天的「浪人47」和「宮本武藏」對比,更顯末代武士的蒼涼。宮本武藏雖因站錯邊絕於仕途,但斬殺對手滿門76人,非但未受追究,反被尊為劍豪。46浪人(影片多出一個,乃是插花的老外基努李維)為主公復仇,事成後集體切腹,被視為忠臣典範。這些在日版「殺無赦」的年代,隨國家現代化而成昨日黃花。日版以其本國史蹟風土,向廿年前美版致敬,另有一番動人處,值得推薦。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4/04/01 00:15:03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》
01. COCO LIN 2014/04/03 17:32
格主於 2014/04/04 22:52回覆
是不錯看啊!至於亂入.....我想比較貼近人生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