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

林肯(Lincoln)與諸神眾將(Gods and Generals)


連看兩場與美國南北戰爭有關的片子。「林肯」是2012年史匹柏執導鉅片,年度各種獎項寵兒,飾演林肯的丹尼爾戴路易斯,連獲三個最佳男主角肯定;「諸神眾將」則是2003年迷你劇集,製作精良卻不受好評,賣座奇慘,境遇可說天壤之別。然而由兩片差異極大的史觀可以發現,如果你受兒童讀物影響,依然認為這場死傷無算的惡戰,目的是解放黑奴,可能需要重新溫習一遍當代歷史。



純粹就戲劇而言,竊以為「林肯」一片可觀之處,主要在包括戴路易斯在內,幾位老牌演員的演技。特別是戴路易斯,將這位被尊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總統的人性一面,詮釋得淋漓盡致。片中演到,看著每天成百上千的傷兵由前線後送,醫院旁便有掩埋斷肢到幾乎爆滿的坑洞,然而為了廢奴修憲案的通過,卻不得不隱瞞南方求和的訊息,甚至拒見特使團,以免國會一旦認為和平在望,廢奴便得胎死腹中。林肯內心煎熬,特別是他的長子不顧父母反對,堅持從軍殺敵。迅速結束戰爭的誘因極大:子弟兵毋須傷殘送命,自己兒子也能保全;何苦為了不相干的黑人,和有如豺狼虎豹的國會糾纏周旋,弄不好招來一身罵名?

看到這裡,或許你會奇怪,廢奴不是北方聯邦的精神號召,用以和南方邦聯區分;而戰爭的勝利,不也帶給林肯「偉大解放者」的美名?其實歷史往往不只一個面向,事實或許只有一個,觀察的角度卻可以很多;倘若不能盱衡全局,瞎子摸象的結果,對史實的詮釋可能大相逕庭。

「諸神眾將」就是一部以南方觀點看待南北戰爭的電影。片中主角是南軍名將「石牆」傑克森,總司令李將軍麾下頭號戰將,在維吉尼亞州,距華盛頓不過百餘公里處,與北軍鏖戰兩年,對手始終不能越雷池一步。若不是後來暗夜中為友軍誤傷而亡,鹿死誰手尚未可知。本片目的或許是為南方平反,著重南軍將領的品格與信仰、仁民愛物情操云云。可惜由於編劇過於片面拙劣,惹人反感招致惡評,終於在票房上慘敗。譬如為烘托南軍將領的人格,刻意把北軍描繪得卑劣不堪。有一幕講同情南方的演員布斯,在舞台上抬頭望見包廂裡的總統伉儷,畫面中特別突顯第一夫人的強勢,以及林肯本人的蠻橫嘴臉,彷彿兒時反共劇裡匪幹化身重現。這位布斯演的是行刺凱撒的布魯特斯,後來便是他刺殺了林肯。我們知道林肯從來稱不上美男子,但有必要妝點得如此面目可憎嗎?看到這裡,連我這不相干的外國人都不免搖頭。

就連戰爭的起因,也說成是南方為抵抗北方的侵略,實現自由與獨立而戰。具體緣由則並未交代,就像「林肯」集中描寫戰爭結束前,到林肯遇刺的幾個月,對為何而戰著墨有限。大概認為給美國人看,不必太過囉嗦。做為不太瞭解美國歷史的外國人,敝人在下去找了一些補充資料供參考,說明如下,如有謬誤尚祈指正。

看過電影的人可能注意到,林肯和布希一樣,屬於共和黨籍。然而當年的共和黨與今日大不相同,乃是剛成立不久的新興政黨。話說十九世紀中葉,美國逐步邁入工業時代,經濟主軸由農業轉移到工業,從先天不宜務農的北方開始,形成北工南農的局面。北方工業家累積資本之後,亟於爭取政治權利,於是結合社會賢達如林肯,以及激進民權份子,組成新黨進軍國會。要注意的是,當年工業資本家屬於新興勢力,觀念前衛,農場主人所代表的,才是保守既得利益,和現代不可同日而語。

為了保障工業投資以及產品銷售,新黨主張提高關稅,防堵歐洲競爭商品進入美國市場;但貿易戰爭引發報復,對外銷農產品到歐洲的南方農場主不利,因而爆發摩擦齟齬,南北劍拔弩張。廢奴原本只是少數民權主義者的訴求,挾輿論進入國會。林肯本人因信仰而支持廢奴,但態度比較務實,提議既有奴隸制各州不必立即廢止,但新加入聯邦者必須是自由州。這項政策成功拉住北方奴隸州,然而南方諸州並不領情,視之如洪水猛獸,一旦林肯當選總統,便立刻宣佈脫離聯邦獨立。

初期聯邦政府以維護國家完整名義出兵,南方則以「第二次獨立戰爭」為號召相抗衡。對不滿百載之前,父執輩才經歷獨立戰爭的當代美國人來說,自主自決顯然更加激勵人心。北方雖佔數量優勢,但企業主既不可能親自押陣,兵源多來自底層窮人,缺乏中心思想士氣低落,輸多贏少。林肯趁勢提出「解放黑奴宣言」,非但搶佔道德制高點,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:南方高唱要獨立自由,但自己的自由,卻建立在他人的奴役之上,豈不偽善?這項主張不僅贏得華府政界一片叫好,更吸引大批熱血青年乃至自由黑人從軍,對此後戰局影響甚大。然而華府政客支持廢奴,大多只為求戰爭勝利,此所以「林肯」片中,南方遺使求和,反而對林肯造成困擾,乃是政治現實使然。


如此陣法,無怪乎傷亡慘重

故事說得好,「聚焦」往往是重要的成功因素。「林肯」把握偉人生命最後幾個月時光,集中描寫人性面;政治上的紛擾、合縱連橫,就不必講得太清楚,反正相關著作汗牛充棟,生前死後鉅細靡遺,有興趣的,自己去估狗好了。反過來說,「諸神眾將」做的是翻案文章,既不講前因後果,又不提反證,卻指望觀眾憑鏡頭語言,盲目相信編導的片面說詞,難怪劇評不吃這套,噓聲四起,枉費史詩般浩大的場面。

原片名「Gods and Generals」,有人說是指「石牆」傑克森堅貞的基督信仰,但若作此解,前面那個Gods用複數便欠通。猜想可能借用北歐神話「諸神黃昏(Ragnarök)」的典故。故事是說上古諸神混戰以致末日降臨世界毀滅,後來殘存的神明與少數人類攜手重建新世界。片子開頭便述說雙方將領都出身著名軍校,卻在內戰中分屬不同陣營,師生對陣、同袍相殘,乃是大時代的無奈與悲痛,可惜這個層次寫得流於浮面。幾場大戰雖然可圈可點,整體感覺卻像是拍給每年到老戰場軍裝操演的內戰迷看的,欠缺感動,糟蹋了幾個硬裡子演員。本片在台灣似乎也不太受歡迎,譯名混亂,所以依自己意思直譯,其他標題便省略了。
 


原發表於Jeff & Jill的窩,2013/04/06 22:41:42


《以下留言與回覆,來自 聯網

01.  江山改 :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 2013/04/08 21:44

大師與傑作 鯤化易鵬博
大師史匹柏,

傑作Jeff & Jill!


北冥有魚,其名曰鯤。

鯤之大,不知其幾千里也;

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

鵬之背,不知其幾千里也;

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雲。

是鳥也,海運則將徙于南冥。

南冥者,天池也。

格主於 2013/04/09 18:57回覆

謝謝!歡迎常來!Fox恭喜恭喜


02.  東村James  2013/04/14 01:06

看過
兩部都看過,就電影論,都是好電影。

格主於 2013/04/14 11:03回覆

純就欣賞角度,都不錯看;但以翻案文章來說,後者有如威權時代的政令宣導,手法不太令人信服。


03.  麥芽糖  2015/08/30 23:40

好評!又首次見到舊版可以回上臉書



格主於 2015/08/31 19:12回覆

Fox恭喜恭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