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知道這是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,大概就根本不會看。事實上在我被原始本性驅使的初衷裡,衝著的是副題當中的「謀殺」二字。由這點看來,片商的算計還蠻成功的。
討論這部片子或原著小說的文字很多,其中最能破壞觀影樂趣的要數這一篇《
香水:一個謀殺犯的故事》。我的意思是,劇情介紹得也太詳細了。
輪子不需要發明第二次,因此這裡不談內容,只談自己的感想。假設讀者都看過電影或原著,最起碼呢,讀一讀前述那篇貓橋兄的Quick Guide也行。
很不幸地,開演沒多久就曉得本片絕非我愛看的
CSI之類片型,事實上和謀殺可以說毫無關係。這是一部天賦異稟者的傳記,或者說傳奇更為恰當。導演企圖以視覺表現嗅覺的手法相當有效,直追十多年前
彼得格林威的
幾部作品。不過當主角走進
達斯汀霍夫曼的香水鋪賣弄身手時,就知道理性邏輯又要遭受超現實的扭曲蹂躪了。這人的鼻子神奇到了極點,能嗅出密封容器內是什麼香材!所以到後來什麼千里追香,以香氣令萬民朝拜之類匪夷所思情節,就沒辦法說合不合理。情境已然建立,觀眾的鼻子被牽著走了。